新闻中心

关于CCUS,你知道多少?


天采科技



CCUS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托底性技术,也是能源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技术选择,关于CCUS,你了解多少?本文将从源头为您讲起。

近年来全球气候危机日益加剧,其重要原因就是全球二氧化碳(CO2)过度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减排,我国做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重承诺。

什么是CCUS?


CCUS是英文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的缩写,指的是二氧化碳捕获、利用与封存。

CO2捕集是指将CO2从工业生产、能源利用或大气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主要分为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富氧燃烧和化学链捕集。我国CO2捕集主要来源于煤化工行业、火电行业、天然气厂以及甲醇、水泥、化肥等工厂。天然气处理、甲醇生产以及炼化制氢等由于杂质较少多采用工业分离技术,电厂等燃烧炉中烟气杂质较多,一般采用燃烧后捕集技术。


CO2输送是指将捕集的CO2运送到可利用或封存场地的过程。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分为罐车运输、船舶运输和管道运输,其中罐车运输包括汽车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CO2运输目前常用的是车载公路运输、管道运输。

CO2利用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CO2实现资源化利用的过程。根据工程技术手段的不同,可分为地质利用、化工利用和生物利用等。目前规模化捕集主要用于地质利用,是将CO2注入地下,进而实现强化能源生产、促进资源开采的过程,如提高石油、天然气采收率,开采地热、深部咸(卤)水、铀矿等多种类型资源;化工利用主要包括CO2CH4重整、CO2加氢技术等,生产合成油品、甲烷、甲酸、甲醇、乙醇等产品;生物利用包括农作物增产、生物燃料生产与环境治理等。


CO2封存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CO2注入深部地质储层,实现CO2与大气长期隔绝的过程。按照封存位置不同,可分为陆地封存和海洋封存;按照地质封存体的不同,可分为咸水层封存、枯竭油气藏封存等。

CCUS的起源


01
CCS

碳捕集与封存(CCS)是指将CO2从工业排放源中分离后直接加以封存,以实现CO2减排的工业过程。现代意义的CO2捕集、运输与封存作为减少人为排放CO2的概念,最早是由意大利学者Marchetti提出。

1996年开始的挪威Sleipner CCS项目和2000年开始的IEA温室气体研究与开发计划机构(IEAGHG)Weyburn-Midale CO2监测与封存项目(简称Weyburn项目),则是国际上最早开展的对人为排放CO2进行大规模捕集、利用与封存的示范项目。Sleipner CCS项目是科学研究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项目。

当今世界,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已成国际社会广泛共识。CCS是实现长期绝对CO2减排的战略性技术。CCS在全球陆上理论CO2埋存容量约为6~42万亿吨,是2019~2060年全球累积CO2排放量5~37倍。CCS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加拿大制氢、美国制乙醇的单体项目规模最大,年埋存百万吨。 

加拿大Quest制氢CCS项目

然而,CCS大型项目整合和封存安全性均存在诸多挑战,尤其工程投资巨大、运行成本高,企业大规模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政策大力扶持来获得效益。


02
CCUS

CCUS在CCS基础上添加了碳利用过程,延展了碳产业链条,更具有商业价值。CCUS理念是随着对CCS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化,在中美两国的大力倡导下形成的,是将“碳负债”转化为“碳收益”的主要技术之一,具有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特性,已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

CO2化工和生物利用前景较为广阔,制化肥和食品级商业利用是目前较成熟的碳利用项目。国外近年来碳利用有很多新兴的利用方向,如荷兰和日本均有较大规模的将工业产生的CO2送到园林,作为温室气体来强化植物生长的项目。国内新兴的碳利用方向主要有

CO2加氢制甲醇、CO2加氢制异构烷烃、CO2加氢制芳烃、CO2甲烷化重整等,但大多都处在催化剂研究的理论研究阶段或中试阶段。

CCUS-EOR技术可以通过CO2把煤化工或天然气化工产生的碳源和油田联系起来,有较好的收益。该技术通过把捕集来的CO2注入到油田中,使即将枯竭的油田再次采出石油的同时,也将CO2永久地贮存在地下。

CCUS的作用

在碳中和目标下,以CCUS/CCS为基础的低成本、高能效的碳产业将是世界各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产业和新兴产业之一,是彻底消除“黑碳”的革命性技术。CCUS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减碳途径之一,是目前实现大规模化石能源零排放利用的唯一选择。中国CCUS地质封存潜力1.21~4.13万亿吨,预计2050年、2060年减排6~14亿吨和10亿~18亿吨,可以满足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需求。

01
CCUS技术是唯一能够大量减少工业流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

对于炼化、气电、水泥和钢铁行业来说,要想实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深度减排,CCUS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可再生能源电力和节能技术不可替代的,对于我国践行低碳发展战略和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曾指出:如果没有CCUS,绝大多数气候模式都不能实现碳减排目标。国际能源署、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预估并指出,到2070年全球要实现净零,除能源结构调整之外,工业和运输行业仍有29亿吨CO2无法去除,需要利用CCUS进行储存和消纳,CCUS技术累积减排约15%的排放量。

国际油公司新能源发展方向(IPCC)
02
CCUS技术是未来具有一定经济性的减排手段。

没有CCUS技术,碳减排成本将成倍增加。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CCUS技术可以提高油气采收率,实现化石能源利用近零排放,促进钢铁、水泥、玻璃、化工等难减排行业深度减排,增强碳约束条件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抵消难减排的CO2和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等。更为重要的是油气田可实现石油工业的“负碳化”,即把捕集的CO2注入到油气地下腾出的空间中,广大的油气田可成为封存CO2的“碳田”,这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构建生态文明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场。

03
CCUS是生产低碳氢的重要途径之一。

IEA指出,除使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外,经过CCUS技术改造的化石能源制氢设施也是低碳氢的重要来源。目前,全球经过CCUS技术改造的7个制氢厂每年可生产40万吨的氢气,是电解槽制氢量的3倍。未来,与制备低碳氢有关的CCUS项目将快速增加,带动碳捕集量不断增长。预计到2070年,全球40%的低碳氢将来自“化石燃料+CCUS技术”。

CCUS技术未来

全球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发展已40余年,尤其在CO2驱油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就整个CCUS产业而言,受限于经济成本的制约,目前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
IEA研究表明,基于2070年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到2050年,需要应用各种碳减排技术将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限制在450ppm以内,其中CCUS的贡献为9%左右,即利用CCS技术捕集的CO2总量将增至约56.35亿吨,其中利用量为3.69亿吨,封存量为52.66亿吨。到2070年,化石燃料能效提升与终端用能电气化、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能源替代和CCUS是主要碳减排路径,累计减排贡献的占比分别可达40%、38%和15%。
对于中国而言,到2050年,电力、工业领域通过CCUS技术实现CO2减排量将分别达8亿吨/年和6亿吨/年。如果要将净零目标从2070年提前到2050年,全球CCUS设施数量必须再增加50%。

——文章来源:马后炮化工



持续创新·追求卓越



天采科技专业从事气体制备、分离与净化提纯技术的研发与工程转化。技术与应用包括:

1.制氢技术及产品

        天然气及轻烃类制氢;甲醇制氢;煤制氢;沼气净化制氢;工业副产氢气(PSA)。

2.燃料乙醇生产技术

        乙醇发酵技术;发酵尾气CO2回收技术;有机物脱水与精制技术;沼气浓缩提纯技术。

3.气体分离、净化提纯技术及产品

        PSA制CO技术及装置;PSA制CO2技术及装置;天然气净化及甲烷浓缩与装置;多晶硅/三氯氢硅尾气回收技术及装置;C2/C3分离技术与装置;VOCs治理技术与装置;电子行业尾气分离;荒煤气分离提氢技术等。